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太辰仙族

第54章 画符

太辰仙族 知无道 2290 2024-11-11 17:47

  易法年走上前来,正欲唤那老修士一声仙师,却听得易皓玄道:“这位是我师兄,你叫他师伯便是。”

  原来那老修士姓谢名丰,看起来像个老学究,此人虽年长易皓玄许多,但论辈分,只不过是跟易皓玄同时期成为学宫门生的人,因此只能算是他的同辈师兄。方才易法年见到的那少女,正是他的孙女,名叫谢璃。

  “见过谢师伯。”易法年忙向谢丰行了一礼。

  易皓玄又与谢丰说这是他本族来的侄儿,那爷孙女二人与他打过照面,知易法年此番前来云中洲,并未凭借飞舟一类的法器,而是跋山涉水而来,却是一阵惊叹,又问他途中所见所闻,易法年说到自己在观尘剑派留宿时,方想起先前那首座给他的玉简。

  易皓玄本是灵体修士,灵体天赋顾名思义,乃是具有特殊修炼体质的人,与灵根不同,易皓玄为“元识灵体”之人。

  寻常修士,在炼气初期时,真息逐渐融结于丹田时,会有灵光乍现之感,这正是神识的初现,故也被称为“灵觉”,自此以后,识海便在意识之中自然化生,随着境界的提升而日渐庞杂。

  而易皓玄其人,生而有识海,故名“元识”,对一切灵性之物,不费吹灰之力,便能够洞幽烛微。因此他将那玉简拿在手里,只一瞬间,便知晓了其中信息。

  易皓玄得知观尘剑派的状况,也未隐瞒师兄谢丰,当下便将玉简里的内容和他谈起。

  “那观尘剑派,开山时日不多,如今逝世那位,应该正是他们的立派掌门。”

  谢丰虽未到过观尘剑派,但对这一剑道仙家也有几分了解:

  “听闻此派没有一脉相承的法统,开派的掌门祖师,其一身道行,汲取百家剑学,江湖左道、世家绝学皆有涉猎,因此开山立派时以‘观尘’作名,为的正是要门人也如他一样,擅观学百家之长,往后再衍生自家法统。”

  “这剑派平日里便多与散修往来,每至四时八节,山中各处论剑台,都会向散修开放,和门人弟子一道论剑。”

  易皓玄道:“依我看来,观尘剑派取法世间剑道百门,这学宫素来以‘学无常师’而居,却又何尝不是如此?”

  “他们为新立掌门,意欲举行斗剑法会,兴许到那日时,山门里前来观会的散修不少。”谢丰笑道,“不过这斗剑会,竟希望学宫的人能去坐镇,以保公平,想来也是太高看我们了。”

  易皓玄也笑了笑:“他们已将法会时日定在了五月五,正是地腊日。如今他们南北二峰首座多有不和,要外人前去,大抵是担心节外生枝。不过……即便我去到那里,有些事倘若真要发生,我也一件拦不住。”

  谢璃在一旁磨墨,听了二人所说,禁不住问道:“爷爷,您之前不是说,凡是在云中洲的仙门眼中,学宫便是仅次于两大道统仙山的存在,怎的今天又说是高看了?”

  谢丰抚须笑道:“只要剑宗尚在一日,便无人管得了此洲剑修。凡天下剑修,就没个安分的,待会儿我便讲与你听。”

  -----------------

  往后易法年每日便跟在易皓玄身边,事情不多,倒也十分清闲。这方书院算不得宽敞,里面种得最多的是绿竹,与楼阁相映,屋舍虽不多,但随便进得一间,便见里面全是青简经笥,其余摆设亦是素净雅致之物,倒不乏仙风道气。他也发觉易皓玄和谢丰二人,平日里用来修炼的时间似乎不多,就像是寻常读书人一般。

  以前易法年听得父亲说,易皓玄虽有特殊的修行体质,但若按引气入体、丹田炼气的路子来说,易皓玄跟杂灵根的人无二,当年能够进入学宫,不过是因为“元识灵体”的资质太过少见罢了。

  一日,易皓玄将他叫到一处阁楼中,易法年见这里面尽数是符纸笔墨,便知要他制符。

  “明日我们要去殿中听经,七日后才回来,你便帮我把案上所有符经里的符箓都做出来。”

  “这事我倒是会。”易法年翻了翻那些经书,上面都有现成的符形。

  曾经他也略略了解过一些制符的事情,符法作为修真界各路技艺之一,与炼丹、炼器、御兽这些技艺齐名,同样可以成为修炼的手段,在反复磨练中提高本领,精进修为。

  符法一道门槛不高,即便对其中道理一窍不通的人,也能依书里的符头符脚、云篆凤文照葫芦画瓢,易法年便是其中之一。

  易皓玄心知他不解其中详细,便与他说了一二。

  世间诸般现象,皆有其对应的符号,而且每一件事物对应的符形都不是唯一。单是各种籍录里记载的“日”、“月”之符形,便不下百种。表示天地间灵气运转状况的符形,更是成百上千。

  因为符形没有唯一,所以只要勤加观察、思考与练习,先学会现成的,再以此为基础,抓住事物原理,加以己身的领悟来改造,如此反复练习成百上千次,甚至修士自身也能够创造出符形。正因如此,才造成了不同符形却对应同一种事物的局面,但这些符形之间的差别十分细微。

  树木有树干、树枝,符形亦有干支之别,通常修士作符时,最先画的便是符干,为后手所画的种种符号定下根脚。

  存世的符法类籍录数不胜数,照着书上的记载来画符形,再“附灵”成符。而“附灵”通常就用自身真气来完成,一些特殊的符箓,甚至需要放入灵泉水之中来完成“附灵”,上面的笔墨也不会散去。

  画符对笔墨纸砚都很有讲究,符纸也有品级差别,越好的工具,其本身所具的灵性较强,成符越快,能够保存的时日也多。

  易法年听得似懂非懂,易皓玄又道:“你往后照书中符形所画,倘若留心观察,便能够发现符形间的共通之处与差别。不过寻常修士眼里,这些东西懂与不懂,倒也无所谓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